校内选拔赛|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创新体验竞赛重庆赛区校内选拔赛
时间: 2025-04-02 来源:BB贝博体彩平台下载-软件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建议》(〔2015〕36号)精神,推进高校学生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培养,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创新体验竞赛于2024年11月—2025年6月举行。本项赛事通过吸引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创新体验活动,目的是激发创新创意灵感,培养创新思维习惯,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孕育创新成果雏形。本项赛事由中国创造学会主办,东南大学和安徽工业大学承办,校内选拔赛由共青团重庆移通学院委员会主办,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本主题旨在鼓励学生养成创新思维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抓住创意灵感,改变身边世界;在科学研究中,敢于创新突破,提升攻坚能力。在日积月累中,体验创新的魅力——让创新成为习惯。
本主题以个人为单位参赛,指导教师人数不超过一位。鼓励学生“每日一观察,每日一设想”,要求参赛选手在一个月(连续30天)时间内,每日记录一个自己的创意设想,需要图文并茂。该创意设想,没有时空的限制,既可以是身边常见的事物,也可以是天马行空关于未来的幻想;没有形式的限制,既可以是灵光一现的金点子,也可以是深思熟虑的创新方案。
提交作品限定参赛学生1人、指导教师1人。参赛选手将《每日一设想(创意)记录册》扫描制作成电子文档(采用PDF格式)提交。本轮校内赛只需提交电子文档,实物作品请谨慎保管以备国赛。
本主题旨在鼓励学生提高创新实践的能力。围绕主题提出创意设想,通过详细设计和动手制作,最终转化为实物。在身体力行中,体验创新的价值。
本主题以小组(不超过3人)为单位参赛,指导教师人数不超过一位,每个参赛选手在同一主题里只能担任一个项目的负责人。用易拉罐、废塑料、废纸、废木材等废弃物为主要材料(即超过 60%),经过创造性的设计和动手制作,形成有价值的作品(机械装置、电子科技类产品、艺术品等)。
提交作品限定参赛学生不超过3人、指导教师1人(建议寻求导师指导以提升作品质量)。选手对作品拍照或把作品制作成一段视频介绍(采用MP4格式,大小不超过 20M,时长不超过2分钟),并制作参赛作品排版图片1张,图片包含:作品名称、创意来源、制作的步骤、作品的价值与意义及心得体会、作品材料、作品实物照片等内容,并排版制作,图片格式为JPG图,精度为300dpi,文件大小不低于3MB,上述资料本次只需提交电子文档,实物作品请谨慎保管以备国赛。
本主题旨在鼓励学生投身创新成果的孵化。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锻炼意志品质,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创业型人才。在业勤行思中,体验创新的价值——擘画美好未来。在规定时间内,扎根祖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提交一份“创业计划书”。创业内容需贴近民生,拟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创新为驱动,在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社会服务、现代农业等领域探索新的科学技术进步、商业形式、管理模式、工作方式等。
主题三可以以团队报名,团队人数不超过3人,指导教师人数不超过两位。每位参赛选手参加团队总数不允许超出2个,其中担任队长职务不允许超出1次。
本届竞赛采用校赛、区域赛和全国赛三级赛制,选手需完成校内选拔赛报名及作品评比。各个主题的参赛团队根据专家初评的均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名,其中主题三仅限本届竞赛前两项主题入围学生、往届竞赛获奖学生或由资深专家推荐学生等三类学生报名,无名额限制.
学生按照附件要求在2025年2月25日前将相关作品及附件根据要求提交至相关邮箱,决赛作品与初赛作品一定要保持一致。
由校学生会根据报名作品所提交的参赛材料对其进行集中审核以及初步筛选,本赛段将选取50%作品进入下一赛段;
将于线下进行现场答辩,并邀请专业老师及学生团队依据以下评分细则为作品打分。确定获奖名单并颁发相关证书,择优推荐参加后续相关等级比赛;
评委将会从多重维度对提交的创意作品打分,包括作品的创新性、完整性、成熟型、科学性与实用性等。比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赛后,主办方将为获一等奖的团队发放精美奖品;为一、二、三等奖团队颁发荣誉证书,并从中遴选优秀项目参加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创新体验竞赛区域赛,区域赛后通过选拔的优秀作品将会推举参加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创新体验竞赛国赛。
(一)参赛作品不得涉及国家秘密,也不得侵犯他人或组织的知识产权,严谨在各种渠道剽窃他人成果或者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如有违反,一切责任由参赛队责任人负责;
(二)参赛作品应是参赛学生的原创作品,尚未对外发布过;该作品,除了参加校内相关赛事外,未参加过校级以上比赛;
(三)参赛作品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不得出现政策倾向性和违反公序良俗的思想错误;应尊重民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得包含歧视性内容;
(四)实物作品运送和参赛期间的保管工作由参赛队伍自行负责,主办方不负责,作品需完好保存至比赛结束后交由主办方进行后续统一收集保存;
(一)参赛作品应为参赛学生的原创作品,参赛作品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 知识产权,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如有违反,一切后果由参赛团队和相关责任人负 责承担,与大赛无关,且大赛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二)该作品除参加本赛事的各级选拔赛外,未参加过任何校级以上的其他 比赛,且尚未在任何渠道对外发布;
(三)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归设计和制作该作品的参赛师生所有。但,大赛 组委会对所有参赛作品享有保存、公开展示和授权出版的权利
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校学生会科技活动部,其他未尽事宜请联系校学生会科技活动部。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